万祖波
中高考结束后,学子们迎来特殊假期。有人选择休整身心,有人回乡体验农耕,有人计划西藏、云南之旅,这些安排都值得肯定。但部分同学开出的“愿望清单”却值得商榷:电子产品、名山大川、网红景点等叠加下来,动辄数万甚至十余万的开支,对普通家庭而言着实压力不小。
面对现实差距,两种态度泾渭分明:懂事的孩子会主动调整需求,体谅父母辛劳;而少数养尊处优者却与家长争执,全然不知柴米油盐的重量。这种矛盾根源,恰在于缺乏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清醒认知——明知不可为而强求,本质是固执心态作祟。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早有箴言:“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行事当审时度势,更需换位思考。星月夜空、泰山云海、黄河壮阔,这些美景不会稍纵即逝,待家庭经济改善或自己工作后,完全可逐一实现。届时携父母妻儿共赏,既尽孝道又享天伦,岂非更圆满?
须知生活从来是细水长流:开门七件事样样需开支,教育、医疗等隐形支出更如细沙穿石。理性消费不是苛待自己,而是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价值。不妨将“愿望清单”改为“成长计划”:用兼职体验生活艰辛,以储蓄培养财商,待时机成熟再兑现心愿。最后谨记八个字:量力而行,冷静处之。人生是场马拉松,懂得张弛有度者,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