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仇光楼
~~~ 彭庆龙
~~~ 孙福攀
~~~ 秦奋 王广超
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炊烟是放飞游子的风筝线
仇光楼

  岁月,在城市的霓虹和故乡的炊烟间穿梭。故乡,是嵌在每个游子心底最柔软的印记。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身处何方,故乡总有一方温润的土地,托起我的来处与归途。

  自12岁起,我就在外求学工作,乃至成家立业,远离了农村的老家。漂泊在外几十年,许久许久,没有见过家乡的炊烟了,不免有些思念。

  故乡的天空是炊烟撑起来的。村庄、树影、原野、庄稼、农舍都被笼罩在浓浓的白色烟雾中。初春,柳树的枝条最先发芽,树冠上淡淡的绿意,如烟似幻,散发着朦胧的诗意美。夏天,远看小村,只见树屋掩映、绿白相间,袅袅的炊烟从树梢、屋顶上徐徐上升,随后逐渐消散,俨然一幅有静有动、乡味浓郁的立体油画。金秋,是收获的季节,辣椒红,棉花白,玉米黄,瓜果飘香。秋天的天空湛蓝而高远,白云是精巧的,变幻无穷,如羊群、如猛狮、如大山……有时一抬眼可以看到白白的、缓缓南行的人字形雁阵。冬天,当柳树、榆树、槐树落尽叶子,只剩了突兀的枝干,远远望去,黑色的枝条后是微白泛黄的房舍与墙面,线面结合、简约素淡,好一幅生动传神的水墨画!

  袅袅的炊烟啊,在房屋顶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还有母亲亲切的呼唤,也有父亲慈祥的目光,及袅袅炊烟下我家那宁静的老屋。

  炊烟是放飞游子的风筝线。近几年,父母亲年事已高,我便自觉地找点时间回家看看。每当接近村庄,远远看到老家房顶上升腾起的缕缕炊烟,我就更加激动和兴奋不已,因为有炊烟在说明我的父母亲在家,在烧水或做饭,我马上就见到他们了。

  每每到家,我和儿子最喜欢和母亲一起做饭,我们主动申请烧火。这时母亲总会微笑着告诫我俩,戴顶帽子,不要弄脏了头和衣服,然后抱一捆好烧的硬柴草,就去准备炒菜或做稀饭的材料了。红红的灶膛,袅袅的炊烟,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此时的母亲满面春风,比过年还要高兴。

  常常前一顿饭刚吃完,活泼调皮的儿子就会央求他的奶奶再做下一顿,为的是好再烧一回锅,再闻到炊烟的诱人的香味。母亲总温和地告诉自己的孙子,再过会,再过会。实在拗不过孙子,母亲也会想办法,让孙子烧一锅没有多大用途的开水,满足孙子的好奇和欲望。

  其实,凭着我家的经济实力,没有必要再烧柴草。一是父亲有较高的退休金,完全有能力买煤来烧,而且小妹家就卖煤;二是家里早就买了液化气,可母亲居然一罐气用了好多年。母亲这是节俭,也可能是习惯了柴草烟的香味。她总是说,农村哪能没有烟火味、大粪臭呢。是的,农村不能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村就缺乏了生气,缺少了力量,就不成为农村了。

  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一日三餐,三次缕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各家各户农人辘辘的饥肠,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尤其是黄昏,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飘飘渺渺的炊烟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巢,农人们也满怀喜悦,戴月荷锄而归。

  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或是到田里割草,兴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你家房顶上没有烟了,你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会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此时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该回家了,这时娘喊儿子回家吃饭的悠长声音也同时响起。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办公室的同事王老师说,顿时有一种他乡遇到知音的感觉,因为她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炊烟升起,故乡便有了灵魂。只要我们心中那缕寻根的“炊烟”不散,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并从中汲取力量,走向更辽阔的未来。

  炊烟的味道,其实就是家的味道,是甜蜜的、温暖的。

  炊烟对于我来说,不仅是有味道的,而且也是很美丽的。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袅袅炊烟,更爱炊烟特有的浓浓的味道。因为那里有我的魂牵梦绕的老家,因为那里有疼我爱我牵挂我的双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炊烟是放飞游子的风筝线
远方的兄弟
八月长天
和美级索赋
滕州日报荆泉7炊烟是放飞游子的风筝线 2025-08-09 2 2025年08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