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几改文风
黄永国

  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够在犯下过错后幡然悔悟,并积极迅速地进行改正,其实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北宋士人刘几,就是知错能改的一个典范。

  刘几是嘉祐二年的一名国子监监生,他读书很是认真刻苦,但就是有个毛病:喜欢在自己写的文章中使用怪异之语和生僻字词,并且多次获得国子监考试的头一名。看到这位“学霸”用这种方式得到认可,于是,很多士子便纷纷效仿,一时间,这种被称为“太学体”的怪异文风盛行开去。

  转眼到了一年一度的贡举考试,刘几自然信心满满,觉得虽然很多人都和他用同样的文风写作,但自己毕竟是首创者,自然有高人一等的优势。可他万万没想到,此次科举的主考官,是推崇平实文风而对“太学体”深恶痛绝的欧阳修。

  在欧阳修看来,贡举选拔的是能够为朝廷所用的贤良之士,必须是有真才实学,并且懂得踏实做事的勤恳之人方值得录用。像刘几这样,以出乎意料的遣词用句来卖弄学问,甚至刻意追求怪异生僻而歪曲词句本意的行为,非但无法准确展示才学,还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轻浮之感,绝不可取。

  考试结束后,欧阳修一篇一篇地进行审阅,突然,发现其中一篇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虽然欧阳修读懂了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初分之时,万物开始生长,圣贤方此问世,但他非常不喜欢这样怪异的表达方式,所以,他判断出,这篇文章一定是出自那个善用“太学体”的刘几之手。于是,欧阳修便在这份试卷上戏谑地续写了两句:秀才刺,考官刷。将你用违背常理的话来答题,考官就一定会把你刷掉的意思表达了出来。然后,还用红色的笔把文章从头到尾全都涂上一道,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

  满以为自己能够高中状元的刘几,在周围众多考生的恭维中飘飘然地等待放榜,却在看到自己文章的一刹那呆若木鸡,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主考官批得体无完肤,一张脸登时羞愧得通红,急忙灰溜溜地挤出人群,狂奔而去,自此便消失不见。而经过这次贡举,普天下考生也认识到了浮夸文风的缺点所在,一时间纷纷摒弃,重新使用平实之语行文撰章。

  几年后,又到了科举之期,欧阳修依然作为主考官,对考生的文章进行审阅,看到了一篇名为《尧舜性仁赋》的文章,对其中的一句话大为赞赏:“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这句话是说,能够得到宁静就可以养生,获得比五帝还高的寿命;如果容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看到如此佳作,欧阳修坐不住了,直接将这名叫刘辉的考生定为第一名。等到放榜的时候,人们都好奇刘辉是谁,赫然发现,他居然就是刘几,为了彻底改变自己的文风,告别狂妄无知的过去,连名字都改了,欧阳修对此很感动,刘几也自此步入仕途,后来得到了重用。

  很多人在看到“文采斐然”这个词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一篇文章是否出彩,取决于其中所使用的辞藻够不够华丽,遣词用字上是不是很惊艳、别致,但其实,一篇真正能够称其为好的文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通俗易懂,任何人看到都能了解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通过阐述引发读者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往更深的层次去琢磨,最后从中受到启示或触动。如果晦涩难懂或内容苍白,岂不是本末倒置、不知所云。

  刘几知错能改,彻底改变自己的文风,从浮夸到平实,真正领悟到了写作文章和为人处世都应当具备的务实求是,使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而得到了涅槃和升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挽郎入仕:古代中国的特殊仕途
刘几改文风
马屁不可乱拍
沮授早该择新主
滕州日报荆泉7刘几改文风 2025-08-22 2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