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州,无论是在山乡村野,还是在城街幽巷,广泛流传着一句口语——跟板样儿。此语究竟起源何地,或曰源于北方省城,或曰南部徐州,无法考证,如今已不重要。
顾名思义,按字面意思结合本地方言理解,“跟板样儿”应该解释为“像板子一样”,进一步引申可以理解成“像板子一样方正整齐”。如今,看似简单而通俗的词语,一旦置于广大群众中去提炼,其涵义便渐渐多了起来。
跟板样儿,首先说的是一种状态。我们每天都要规整各类物品,其标准无非就是有角有棱,有里有面。例如丈夫向妻子炫耀做家务的成果时,会骄傲地说:“你看,跟板样儿!”这里的“跟板样儿”就是很干净整齐的意思。又如合唱团嗓音洪亮,队伍整齐划一;工作安排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某人衣冠堂堂、边幅整齐;这些都可以用“跟板样儿”来形容。
跟板样儿,说的是一种认可和赞扬。外地游客来了,多是奔着滕州的名胜古迹和民间小吃,滕州人热情好客,望着游客满脸的期待,滔滔不绝地讲着墨子鲁班,毛遂古墓,滕文公台,讲着菜煎饼的醇香可口,羊肉汤的鲜香嫩滑,拉魂腔的粗犷婉转,一番下来,一脸的自豪,到了最后,拍着游客的肩膀啧啧着:“我给你说个地儿,绝对跟板样儿!”你若跟着指引去寻,绝对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跟板样儿,说的是一种承诺。人生苦短,总会有些曲折和不幸,让人动力殆尽,迷失自我,怎奈满目行人皆草根,寻个排忧解难、助己之力的人都成了奢望。终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有人砰砰拍着胸脯,轻轻抚着你的肩膀略示抚慰:“你就放心吧,这事儿跟板样儿!”能说这话的人大都比较靠谱,你尽可宽心,几天后所有的困难必会迎刃而解。滕州人豪迈乐观,再大的事儿都能轻描淡写地化解于无形。
跟板样儿,说的是一种自信。滕州人的自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尤其在年轻一代的身上。每年高考季来临,十几年来的拼搏努力最终会在此刻梦圆,所有人紧张中透露出希冀,忐忑里散发着坚定,各种情绪交错着、揉搓着。考场外等候的家长,看着学子们闲庭信步地走出考场,满怀期待地迎上去小心翼翼地试探,学子们大拇指一竖,指头朝胸:“啧!跟板样儿!”于是,家长们放心了,半月后张榜了,不是清华北大,就是省城一等。
跟板样儿,说的是一种气魄。滕州人能吃苦,头脑灵光,有经商天赋,得益于不断开放的市场经济,滕州老板们正逐步走向全国各地,涉猎各行各业。一个市场的开发,一个项目的敲定,往往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确立。老板们多会在简短的考察过后,斩钉截铁地宣布:“我看,这事儿跟板样儿!”然后一锤定音。有了这样的气魄,再借助于得天独厚的优势,便有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局面。
跟板样儿,也许只是一句民间俚语,没有网络梗那样拥有庞大的使用群体,仅限于一定区域和人群,也许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但在滕州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却已悄然流行了十几年,该说不说,也算是后劲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