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马润涛
~~~ 王兴振
~~~ 赵曰春
~~~ 张桑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韭花飘香
马润涛

  早饭后老伴从市场上买回一小塑料袋韭菜花,回到家就忙活起来。先是用剪刀把花托一朵一朵剪下来,然后用清水洗了。接着又找来两块鲜姜,切成姜片。我说用姜芽子不是更好吗,她说没见有卖的,怕是还没下来吧。家中若有能吃辣的,还要加上些许辣椒。制作韭花酱传统做法是用石器,如碾和碓等。老伴用的却是粉碎机,虽省事便当,口感上却差了些。随着粉碎机嗡嗡声响起,老伴不一会儿就将韭花酱制作好了。粉碎过的韭菜花,最后要加食盐,因为口味的不同,吃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其他调料,如香油、醋、香葱等。老伴把制作好的韭花酱盛了一小碗放在餐桌上,准备中午吃,厅堂里顿时荡漾着韭花的香气。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感慨地对老伴说,鲜韭花真香,就着热馒头吃不把馋虫勾出来才怪呢。

  我和老伴都喜欢吃韭花酱,每年仲秋时节老伴都要买一两斤韭花,制作好后用玻璃瓶装起来,然后放到冰箱冷藏室,随吃随取,一年都不会坏。老伴制作的韭花酱,除了自家吃,也分一些给亲戚和邻居。我和老伴早餐常吃面条,于是韭花酱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绝配。偶尔吃碗豆腐脑,也少不了拌上韭花酱。豆腐脑拌韭花酱,多数人都喜欢吃。我有一个邻居爱吃豆腐脑,并特别讲究。有天早上我遇到他到门口小吃摊吃豆腐脑,发现他手里提着一个玻璃瓶子,便疑惑地问他提的什么,他说是韭花,我不解地说卖豆腐脑那儿不是有吗,他告诉我说店里的不如自家做的好吃。

  韭花酱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结籽的韭花,最好是在灌满浆之时采摘,老了口感就不好了。再一种是没结籽的韭花,我的那位邻居吃的就是这种。我有些疑惑,觉得单纯吃韭花未必有带籽的好吃,故而这么多年纯花的韭花酱我家一次都没做过。

  仲秋韭花香。早年在乡村,中秋节前后,多数人家都要制作韭花酱。制作韭花酱,因数量多少选择的器具也不同,如果韭花多,就用石碾,如果韭花少,就用石碓,如果少得连石碓都不能用,就直接用蒜臼捣。制作韭花酱的时节,如果有人用碾轧,一家用碾会引来多家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碾韭花的多,再就是也省却了洗刷碾砣碾盘的麻烦。在那段日子,街巷里会不时飘来韭花浓郁的香气。

  韭花酱一直被乡人当成一种“长远菜”,尤其在早年的乡村,因为物资贫乏,韭花酱和老咸菜一样,可供人们从年头吃到年尾。那些年清明节和中秋节,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烀一缸咸菜,制作一瓷罐韭菜花,因而这两种长远菜从来没离开过农家餐桌。

  那些年我爹每年都种一畦子韭菜,大约有五六米长。韭菜十七八天割一茬,可交替着割,从春天到重阳节,一年中大半年有韭菜吃。春韭最佳,尤其是头一两茬。还有“四大”中把苔下韭作为“四大嫩”之一,有“花下藕,苔下韭”之说。农历五六月份的韭菜比较差,有五月六月烂韭菜之说。除了平时一茬一茬地割着吃,就是到秋天韭菜抽梃开花时留一些不割,等到韭花结籽制作韭花酱。为了吃韭花酱,通常情况下会少割一茬韭菜。其实韭菜梗比韭菜好吃得多,肉丝韭菜梗便是一道美味佳肴。不过在老家时从来都没把韭菜花梗当成好东西,而是当作废物扔掉。韭花梗这道菜在老家我一次没吃过,是后来进了城在酒店里吃的。近几年我家也买过几次韭花梗,并学着酒店去做,但味道上总差了些意思。

  我与韭菜花是有感情的,如果说要感恩的话,它应该是我感恩的对象之一。尤其是我上中学住校那几年,我吃的韭花酱不计其数。虽然父亲每个星期都给我几毛钱买菜,可我不舍得花,把省下的钱全用来买了笔墨纸张。当然,如果每个星期都吃韭花酱也会有吃腻的时候,于是自己每隔一周调换一下,把韭花酱换成咸菜或者“盐猴子”。有时候带韭花酱去学校,为了改变一下口味,也会在韭花酱里掺一点儿花生米,或者把焯过水的眉豆、豆角腌在韭花酱里。

  我上中学时娘已经不在人世,那些年我爹又当爹来又当娘。爹为了保证我上学有菜带,每年都会烀一缸咸菜,做一坛子韭花酱。因此爹专门向邻居大婶学了制作方法,后来爹做的韭花酱甚至超过了大婶做的。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爹也去世多年了,可现在想起来仍像发生在昨天,尤其是我家河东菜园里的那畦韭菜,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我想,人家的韭菜是长在地上,而我家的韭菜是长在肉里扎根在心里,永远割不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韭花飘香
兰陵王·秋聚滕州
煤海青春
“喜有余”归来记
滕州日报荆泉7韭花飘香 2025-10-10 2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