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上个世纪90年代投身滕州煤炭事业,已过去三十余载。每当梦回深夜,井下的矿灯光束、采煤机的轰鸣、工友们黝黑脸庞上的笑容,总会清晰浮现。那段奉献了十年青春的岁月,是我人生中最滚烫、最珍贵的印记,特此记录,以念过往。
身负重任:扎根滕州煤炭能源局
90年代的滕州煤炭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期。我任职于滕州市煤炭能源局,核心任务是领导与筹谋全市煤炭事业的建设与繁荣,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抓全行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与保障安全生产。
政治思想工作是行业发展的“定盘星”。我牵头组织学习会议、下基层宣讲政策,让每一位煤矿从业者都明白,煤炭生产不仅关乎个人生计,更关乎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能源供应。通过思想引导,凝聚起行业共识,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安全生产则是煤炭事业的“生命线”。彼时,我深知“纸上谈兵”不可取,唯有深入一线,才能真正掌握生产情况。因此,“没日没夜、没年没节”成了工作常态——白天处理局内事务、梳理安全制度,夜晚便换上矿工服,向着煤矿井下出发。
井下足迹:深夜与佳节的坚守
煤矿井下的巷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战场”。每次下井,矿灯在黑暗中划出的光束,是指引方向的“灯塔”;脚下硌脚的煤渣,是贴近生产的“印记”;耳边持续的机器运转声,是安全生产的“脉搏”。
我会沿着巷道逐一检查: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顶板支护是否牢固、工人操作是否符合规范。遇到问题,当场与带班负责人沟通解决方案;碰到工友,便停下来交流操作细节,反复强调安全要点。井下的每一处角落,都留下过我的足迹;每一个安全隐患,都力求在第一时间排除。
而过年过节,更是我必须坚守的时刻。当千家万户围坐餐桌、共享团圆时,我却要逆着归家的人流,走向煤矿。越是节日,越不能放松安全警惕,越要给坚守岗位的工友们送去慰问。记得有一年除夕,我在采煤工作面与工友们一起吃着温热的饺子,听他们说着家常、谈着工作,看着乌黑的“乌金”从采煤机中源源不断送出,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工友们黝黑脸上的笑容,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也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画面。
岁月回响:青春无悔的煤海深情
十年青春,在滕州煤炭事业的发展中悄然流逝。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只有脚踏实地的付出。如今,滕州的煤炭事业早已今非昔比,而那段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却成了我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这份记忆里,有对事业的忠诚——为了煤炭事业的繁荣,甘愿奉献最好的年华;有对工友的情谊——与他们并肩作战在井下,共同守护安全生产;更有对责任的担当——牢记使命,用行动保障行业发展。
煤海深处的青春,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坚守、教会我担当,更让我明白,一份事业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人的默默付出。这份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激励我回望过往时,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滚烫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