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读《戏剧名家孙卿兰》有感
武林柱
~~~ 马瑞
~~~—— 赏读刘灵巨《诗韵书画》有感
侯贺奎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梨园人生 德艺双馨
—— 读《戏剧名家孙卿兰》有感
武林柱

  在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由满冠先生编著,著名学者、编剧王中先生作序的《戏剧名家孙卿兰》出版了,这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又一成果,可喜可贺!

  我作为编者和书中主人公孙卿兰的好朋友、老同事,手捧这部散发着墨香的佳作,不但倍感亲切,而且还联想到与其有关一些往事,趁机一并付诸笔端与读者分享。

  年高九旬的孙卿兰是我市杏花村人,是跨越新、旧两个社会的豫剧名家,其传奇人生有好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将其搜集整理出来辑录成册,是家人、作者乃至梨园同行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本书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详实地描述了孙卿兰辗转上海、兖州、凫山、微山,再回到出生地滕州,漫长人生之旅。在近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中,她始终遵循“百姓是衣食父母”和“戏比天大”的思想理念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滨湖,都留下她的足迹。她扮演的“穆桂英”“花木兰”“江姐”“红嫂”等舞台艺术形象,像一张张“彩照”,镶嵌在观众心中,多少年都未曾褪色。

  在那些岁月里,她还登渔船、上湖岛、下矿区、进农院,甚至走上街头,宣传土地法、婚姻法。剧团在兖州时,她带着演出的全部票房收入,到“九一医院”慰问从朝鲜回国疗伤的志愿军将士,并为他们演唱了《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的选段,充分体现了她拥军爱民的家国情怀。

  孙卿兰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关心。这期间她先后担任凫山县人大代表,微山县政协委员和滕县政协委员,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她一生最大的幸福与荣光!

  我小时候没见过孙卿兰,更没听过她的戏,但,她在离我农村老家不远的大坞戏园演出期间,社会上流传有关她的“顺口溜”,至今记忆犹新:“孙卿兰不上台,白花五分钱(全票价)”“宁愿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孙卿兰”“有病几天不吃饭,看了卿兰好一半”。还有个戏迷老公公,让儿媳妇盛饭,竟脱口而出:“您嫂,给我盛碗孙卿兰来。”听起来是个笑话,不可相信,但千真万确。

  想当年兴起一股“孙卿兰热”,就连十多岁的我,看小人书《牛郎织女》,也与孙卿兰挂起勾来,猜想她的长相,肯定比织女还俊,所以这么多人痴迷。我什么时候也能“迷”上一回呢?也许是心想事成,这一年春天,孙卿兰来赶望塚传统古会,在供销社北大院,售票演出《穆桂英挂帅》为大会助兴。趁“拔戏茬”(临散戏前放行)的机会,我爬到梧桐树上,当了几分钟“戏迷”,这也是第一次望见孙卿兰的身影。没想到若干年后,能在一起工作,还共同成为剧团党支部成员。

  想起我们相处时的几件往事,借此机会写出来,算作“拾遗补缺”吧。

  1976年,我从邹西(邹县西部)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驻村工作队调回来,担任滕县豫剧团党支部书记,孙卿兰是支部委员。任职后排演的第一出戏,移植京剧样板戏《杜鹃山》。这出戏的一号角色柯湘,本来应由孙卿兰饰演,但作为业务组长的她,却让青年演员徐德兰挑这个大梁。并说:“培养新生力量,是事关剧团未来发展后继有人的大问题,我作为一名党员责无旁贷。”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排练中她一字一句,一招一式,言传身教,从哑排、响排到彩排,一系列排练下来,真比她自己担任主角还累。更令人感动的是,《杜》剧向县领导汇报演出时,她却在后台默默叠服装。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淡泊名利,甘当“伯乐”,视培养接班人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也是这一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为做好防震工作,上级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夜间要轮流带头值班。我考虑她年龄大,又是女同志,晚上这个“头”就别带啦。她坚决不同意,并理直气壮地说:“你首先应想到我是共产党员,现在地震闹得人心惶惶,情绪不稳,党支部应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更应在防震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在这特殊时期,关键时刻,我怎能不以身作则带头上岗呢。”一席话说得我无言以对,这位老共产党员,着实给我这年轻的支部书记上了一课。

  补充这些内容,也许有人认为“台下的政治表现”,与“台上的艺术表演”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过去老百姓有句俗话“说书唱戏‘劝人方’”,就是说戏剧具有教育功能。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要当名好演员,首先要做个好人。她饰演的“红嫂”,之所以赢得广大观众一致好评,不仅仅是演艺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孙卿兰和红嫂,同样具有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和崇高思想境界,所以才成功塑造了这个巾帼英雄人物。在人的心目中“孙卿兰就是红嫂”。

  《戏剧名家孙卿兰》的问世,开创了我市为戏剧名家写传记的先河,填补了多少年来,戏剧名人“有名无史”的空白,是深入发掘、大力弘扬戏剧文化的又一成果;为地方“文化史册”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也为“书香滕州”增添了浓郁芬芳。

  《戏剧名家孙卿兰》,不仅是为德艺双馨的孙卿兰著书立说,同时也是对与她同时代,冲破世俗偏见和封建枷锁束缚,装男扮女,粉墨登场的那些“孙卿兰们”的充分肯定和最好纪念。她们的艺术形象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梨园人生 德艺双馨
《岁月如歌》读后
丹青妙笔绘华章
滕州日报荆泉7梨园人生 德艺双馨 2025-10-11 2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