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画家刘灵巨先生书画诗词选集《诗韵书画》面世,这是其继2017年《国画作品集》后的第二部诗书画集。赏读《诗韵书画》,顿感先生作品景与意融和,境与情和谐,景情交融,浑然一体,画中有诗,诗中见画,韵味无穷。
刘灵巨,号墨咏斋主。1946年生,山东滕州人。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枣庄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世纪60年代,刘先生师从官志训老师,后受项良园、黄金程、张悟、马宝成、李霖等书画名家的熏陶和影响,走上了美术创作之路。他实践过工艺美术、实用书画,研习过油画、国画、版画。70年代进修美术教育专科,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80年代初走进滕州四中(现滕州市至善中学),担任美术教师,直至退休。教学之余,专心致志从事美术创作。
刘灵巨先生作国画,用笔刚柔相济,墨色凝重,韵味多变,展现出独特的创作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写书法,临过魏、颜、柳、隶等书体,取其精华,为已所用。笔划间有刚劲有力的金石之味,刀刻斧凿般的运笔气势。
刘灵巨先生精于传统,努力创新,笔墨浑朴放达。无论画山画水,还是花鸟草虫,他总是运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层次丰富,虚实相生的空间意境,作品充满了灵性。
每当画作完成,刘先生根据绘画内容,创作出题画诗词。在这类作品里,既有表现祖国壮美河山、田园风光的山水画,又有颂扬松竹梅菊的花鸟画。在手法上,他把写实与写意巧妙混搭,淋漓尽致地展示画家的主观意象和精神境界。多年来,他遍读唐、宋、元时期的50余位著名诗人的山水诗篇,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孟浩然、李商隐等。在古诗词里寻创意,找灵感,挖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再现古代诗人“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和主体精神。一首诗词,有画有书,相得益彰。
刘灵巨先生从教从艺半个世纪,可谓硕果累累,获国家、省、市奖项无数。择要而述之,1994年,刘先生绘制的《义务教育九年制一年级数学投影教材》,经山东省电教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出版发行;2002年,国画《泰岱雄姿》,被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评为二等奖;2003年、2004年,论文《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浅谈中学美育》,均获全国美术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
刘灵巨先生涉猎广泛,多才多艺,能作画,能写诗,能歌咏,能书法。在《诗韵书画》一书里,共收录先生的今体诗30首和词作10首。诗词是无声的歌,无形的画。他的诗词可抒怀,可达意,可言志,字里行间流露出本真、独立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诗,可以点燃书画创作的激情,而书画里又充满了诗意,两者相互渗透。歌唱,是情感表达最直白的方式,他一生酷爱音乐。一首《西部放歌》,他唱出高亢、激昂的旋律,唱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时代之声。歌声过后,再依据歌词内容绘出精美的画作。这样的书画作品,恰似一部情感浓郁气势浑厚的交响乐。
说灵巨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画家,一点都不为过。他为师,在杏坛耕耘数十载,以德树人,书画育人,把审美、育人贯穿美术教学全过程,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艺术之美;他为人,正直坦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阿谀,不逢迎,不张扬,不追风;他从艺,不断追求艺术的多元化,诗、画、书、印、咏相融通。在浩瀚的艺林中艰难跋涉,在艺术的殿堂里奋勇攀登,收获果实,努力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当下,刘先生的第三部作品《红歌书画集》正筹备出版。作者以《绣红旗》《保卫黄河》等歌曲为背景,将亲手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红歌书画作品编入画集之中,以此提示人们不忘红色征程,激发爱党爱国热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振人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