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荆河街道纪检监察工委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主动发挥监督职能作用,聚力赋能“清廉村居”建设,取得了扎实成效。
紧盯重点严监督,筑牢清廉“防火墙”。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坚持“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指向哪里,监督职能就延伸到哪里”,锚定重点领域,围绕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修订完善并制发《村居(社区)干部“小微权力”清单手册》,在平等网格、王楼村试点推行使用“看得见·码上办”云监督平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配合市纪委监委开展村居“三资”管理领域专项监督检查,联合街道经管站开展社区(村)“三资”清理回头看,督促59个网格党支部或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全“三资”管理台账。同时,精准运用“一两双双”监督机制,督促整改“三资”领域问题11项,落实谈话提醒2人次、批评教育4人次。
咬耳扯袖抓苗头,绷紧纪法“高压线”。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坚持聚焦关键群体,认真组织抓好社区(村)“一把手”廉政档案建设,优化调整社区(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社区(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比例达到74.4%。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积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上半年累计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51次。同时,围绕社区、村居群众满意度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会风会纪等重点,联合街道督办中心开展专项督导43次,指导制发督查通报21期,切实营造了从严监督的良好氛围。
教育引导倡清风,厚植基层“廉土壤”。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大力弘扬清廉之风,是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走深走实的根本所在、治本良方。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入开展廉洁教育,邀请相关专家围绕懂规矩守纪律有作为、社区(村)“小微权力”运行及“一两双双”监督机制落实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让清廉之风更加深入人心。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挖掘辖区廉洁文化元素,全力配合抓好市家风家训传承馆建设管理等工作,依托王家祠堂推进街道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分批次组织基层干部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激活倡廉树廉的红色血脉。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