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看李拔怎样为官
唐剑锋

  李拔,清朝人,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犍为县玉津镇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历任长阳、钟祥、宜昌、江夏知县,福宁、福州、长沙知府和湖北荆宜施道台。李拔长期在地方工作,总是勤勉尽责,坚持清廉为官,留下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业绩。

  古人将守法循礼、清正廉明的官吏称为循吏。循吏,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唐代的狄仁杰、宋代的包拯、明代的于谦、清代的于成龙等,他们勤廉的事迹深入人心,世代广为传颂。200多年前,时任福建福宁、福州知府的李拔,就是这样一位循吏。看看李拔是怎样做事、怎样为官的,对今天来说,也是一面镜子,也可以从李拔的为官做事中得到启示。

  李拔从基层起步,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深知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李拔历任知县、同知、知府、道台,“凡13处,每遇调移,其地方士庶,莫不有甘棠之爱,制万民衣,献德政诗,树去思碑者,所在皆是。”在湖北,李拔先后主政钟祥、长阳、江夏等县。李拔熟悉农村生产生活,为了和百姓打成一片,仍经常深入乡村、田园,访贫问苦,实心办事,广推良政,清刑平狱,在民间素有“李青天”之誉,深受百姓爱戴。

  李拔爱护百姓,政绩突出,不久被擢升为湖北汉阳府同知。赴任途中,力却请托,拒绝重金贿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调任福宁(今福建宁德境)知府,下车伊始,即召辖下县令训话,要求“为治若操舟”。他将县治之地比作船,县令如船之舵手,要求县令认真对待治下政务。劝勉所辖各县县令,要有诸侯一样的自豪与责任感,用心为政,不以县治小而敷衍了事。到任后“修城垣、建桥道、筑三坝、禁停棺、劝农桑、课书院”。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以年察“卓异”调任福州知府,福宁百姓扶轿挽留,福州民众翘首以盼,史称“两郡争守”。

  据资料记载,仅清代,在福宁、福州两地任知府的就有130多位,为何百姓只争李拔呢?看来,谁真心为民做事,谁只是说在嘴上,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我们共产党的“官”,要从“两郡争守”中悟出做官的真谛,才能担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做成事。

  李拔常以榕树自勉,“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以造福百姓为己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官是什么?有人可能说,官是地位,做了官就意味着社会地位高了;有人可能说,官是权力,有官就有权,官小有小权,官大有大权,官是跟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但从本质上说,官就是责任。李拔那时就懂得:做官是手段,做事才是目的;所以,李拔做官从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劳民伤财,只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第6版:文化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说“冬”道“至”话冬至
看看李拔怎样为官
坦腹东床,就可以成为快婿?
天趣与墨戏
滕州日报荆泉7看看李拔怎样为官 2024-12-20 2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