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式是西汉河南人,父母去世后与弟弟分家,分得了一百多只羊,进山放牧了十多年,拥有了一千多只羊,于是买田置地、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令人敬佩的是,在富裕之后,卜式并没有一心只想着小家,而是不忘国家。那时,汉朝正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卜式便来到京城上书皇帝,表示愿意捐出一半家财帮助国家,皇帝很是不解,就派使者前去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说:“我自小牧羊,没有学习做官,不想做。”使者又问:“那你家里有什么冤情吧,希望你能说出来。”卜式说:“我生来跟人没有争斗,我又怎么会有冤情呢?”使者便问:“那么,你想要什么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以死明节,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使者回来后,就把相见的经过告诉了丞相公孙弘,公孙弘便给皇帝分析说:“(卜式的做法)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接受他的捐献。”皇上因此就不理卜式。卜式等了一段时间无结果,只好回家又到田里牧羊去了。
一年多以后,匈奴浑邪等人投降了汉朝,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加之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由朝廷支出,朝廷不堪重负。见此情形,卜式便拿出了20万两银子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河南的富人在卜式的影响下,都纷纷拿出钱来帮助贫民。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中,皇帝听到了卜式的名字,说:“这不就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吗!”于是下诏赐给卜式很多奖赏,但卜式却把所得的奖赏全部还给了官府。皇上深为感动,为了表彰他,下诏拜卜式为中郎官、赐爵左庶长并赏田十顷,打算布告天下,用他的良好品德教育、激励天下人。然而,卜式却坚决拒绝了皇上所赐的官职,表示自己只是想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国家,从来没有做官的想法。皇上见他如此淡泊名利,心中更加欣赏,更舍不得让品行这样好的人留在民间了,就劝他说:“我知道你没有做官的打算,但我封你的这个中郎官儿啊,其实不是官儿,我有羊在林地里,就是希望你去给我放牧这些羊!”卜式这才同意了。一年多以后,羊都被卜式养得很肥美,皇上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他很满意,便想给他一个官儿做,让他试着治理地方。皇上知道卜式不愿意做官,怕他再推辞,就下旨任命他为缑氏县令,而且声明不得抗旨不遵,卜式接旨后无可奈何,只好前去上任。在缑氏县令任上,卜式兢兢业业,把缑氏县治理得很好。皇帝因此又将他升为齐王太傅,后来又封他做了齐国的丞相。
有一年,南越吕嘉造反,卜式为国分忧,上书皇上说:“我听说主上有忧患就是臣子的耻辱,作为臣子,当国家危难之际,应该尽力以死明节,我愿意跟儿子一起出征南越,以死来表明臣子全部的气节。”皇上再次被感动了,下诏说:“现在天下不幸出事了,齐相(卜式)主动请缨、自愿为国赴死,表现出了内心的忠义!”皇上因此赏赐了卜式,并升他为御史大夫。
一般人当上了御史大夫、成了皇帝身边的宠臣,就会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凡事都顺着皇上的意思说,抓住一切机会讨好皇上,尽可能不得罪皇上,可卜式却不是这样。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官位着想,性情耿介、有话直说,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得罪了皇帝也在所不惜。当时的盐铁,是由官府垄断的,民众深受盐铁质量之苦,价钱又贵,有时,官府还强制百姓购买,百姓因此怨声载道。卜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上书皇帝,请求改变盐铁专营的政策。皇上是个精明人,他当然知道盐铁专营给百姓带来的麻烦,但盐铁专营政策能为朝廷带来巨大的收益,所以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这块肥肉。别的大臣对此心知肚明,但因为不想得罪皇帝,也就从来不提此事,可卜式却不识抬举地上书,皇帝便对他有想法、渐渐不喜欢他了,并在元封元年找了个理由免去了他的御史大夫之职,贬为太子太傅。按理说,卜式这回应该清醒了吧,应该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了吧?然而,卜式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口无遮拦。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后,负责大农事务,他奏请允许官吏通过捐纳粮食买官儿、允许犯人交纳粮食赎罪……这样一来,无论品德多么恶劣的人,只要有钱、拿得出粮食,就可以买一个官来当;而犯了罪的有钱人,只要交上粮食,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罚,百姓因此敢怒不敢言。卜式对此更加痛恨,便想找个机会向皇帝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恰好那一年闹旱灾,皇帝命百官祈雨,卜式便说道:“国家官吏吃穿租赋税收就可以了,如今桑弘羊却让官吏坐在集市里,买卖货物谋取利润!不必祈什么雨了,烹了桑弘羊,天就会下雨了!”如此大不敬之言,令桑弘羊无地自容,从此对卜式怀恨在心。上面这两项政策,是经过皇帝同意的,因为朝廷可以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卜式这样当众说出真相来,皇帝当然更不高兴了。从此,卜式更加受冷落了,一直到死,也没有再受重用。
卜式只是一个羊倌,按理说,他只放好自己的羊就行了,然而,他却时刻关心着国家的事,主动拿出钱来为国家分忧解难,用时髦的话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可贵的责任感和天下担当;现在有的企业家,有了钱以后,还想在政治上占个一席之地,于是便向政府捐款,以此来换回“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身份,但卜式捐完了钱后,皇帝主动封官给他,他坚决不要,说明他的捐款目的是极为纯正的,就是为了国家着想;在当上御史大夫、成为皇帝的红人之后,他没有像那些厚黑高手那样,极力讨好钻营,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宁肯得罪皇帝,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撑卜式这些行为的,是他骨子里的优秀品质:“毁家抒世难、上书尽臣节、宁肯遭贬秩也要直言”的精神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