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说“谀文”
乔兆军

  所谓“谀文”,通常指那些阿谀奉承、恭维某人或某事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通过极端夸张的言辞来达到讨好或吹捧的目的。可以说,它是一种危险的“语言贿赂”,让人沉溺,使人上瘾,如果任其泛滥,势必会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变坏。历史上有这样两个例子。

  公元462年,宋孝武帝刘骏的宠妃殷氏病卒,刘骏哭得死去活来,满朝文武也涕泗滂沱地卖力表演,刘骏无不一一论哭行赏。谢庄看着眼红,但他知道在哭这方面是很难有所突破了,于是就另辟蹊径,写了一篇《殷贵妃诔》。对于谢庄的露骨吹捧,刘骏龙心大悦,一天之内让他连升三级,但时为太子的刘子业却对此极为反感。刘骏死后,刘子业继位,不久就将谢庄捉拿归案。刘子业问谢庄:“卿昔作《殷贵妃诔》,知有东宫不?”谢庄一听,吓得当场就晕过去了。刘子业没有立即杀谢庄,想留着慢慢折磨。幸运的是,一年后,刘子业一命归西,谢庄才从狱中释放出来。

  司马相如在西汉被称为辞赋一哥。一天,汉武帝刘彻对司马相如说,你那篇《子虚赋》写得好啊!司马相如谦虚地说:“那不值得圣上夸奖,如今小人打算写一篇圣上您打猎的赋。”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司马相如呈给汉武帝的第一篇文章《上林赋》,歌颂汉王朝的声威和气势,夸奖汉武帝效法圣王,仁义满天下。武帝看后连连称好,司马相如也因此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此后,他还写过《大人赋》,这是为迎合汉武帝问道求仙而写的。《长门赋》是一个叫陈阿娇的失宠皇后花重金请他写的,可惜,阿娇并未再次获得武帝宠爱。辛弃疾就曾写道:“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即使在今天,“谀文”仍然有一定市场。前段时间见一本散文集,作品的质量实不敢恭维,但看某位“大家”为该书写的《序》却充斥着“人性光辉”“字字珠玑”等溢美之词。“谀文”之所以不绝其迹,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的领导喜欢别人吹捧,喜欢享受那种吹捧带来的尊严和自豪感,所谓:“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再者阿谀者热衷写吹捧文章,无非是看中背后能带来利益,想从当权者那儿捞到好处。要解决“谀文”现象,关键是被“拍”者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不被人“拍”的勇气和不被人“骑”的智慧。再者,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正能量,鼓励人们通过实际行动和能力来获得认可和成功,这样就可以在社会层面上减少“谀文”泛滥的现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金色年华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一个羊倌的担当
叔术让国 君子之风
浅说“谀文”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寄人篱下的刘备?
滕州日报荆泉7浅说“谀文”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