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叔术让国 君子之风
倪祥平

  “三国五邑”的雅称,自明代起便与古滕县形影相随。这片土地上,滕、薛、郳(小邾)三国鼎立之势早已载入史册。然考诸先秦典籍,当时滕州境内尚有第四国隐于时光褶皱中——滥国。这座藏匿于今羊庄镇的蕞尔小邦,虽名义上是邾国附庸,却以独特的立国传奇在春秋史册中留下惊鸿一瞥。

  公元前9世纪的镐京城,一场关乎礼法存续的朝觐正在上演。鲁武公携二子谒见周宣王,天子对其次子戏的偏爱,化作颠覆宗法秩序的利刃。当周宣王执意鲁国废长立幼时,谏臣仲山甫的箴言已成空谷回音:“天子立诸侯而乱其序,民将安放厥志?”(《国语·周语》)这场违背周礼的册封,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鲁国长达二十年的动荡。

  鲁懿公(戏)登基九载即遭堂侄伯御弑杀。在这场血腥政变中,邾武公夷父颜因姻亲之故卷入漩涡,《春秋公羊传》以“纳贼”二字定格其命运。周宣王平定叛乱后,诛杀夷父颜,将邾国公室推入继承权争夺的深渊,其嫡子夏父被废,幼弟叔术临危受命接任国君。

  叔术执政邾国期间展现的仁德,堪称礼崩乐坏时代的清流。史载其“每食必使夏父与盱侍坐”,却在珍馐分配中暗藏深意。当其幼子盱独占佳肴引发夏父怨怼时,这位贤君窥见的是更深远的危机:“今以食争,后必以国争。”(《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至周宣王驾崩后,叔术主动还政夏父,让国壮举竟引发了邾民“皆号泣”的戏剧性场面。

  后在夏父五让封地的“拉锯战”中,滥邑终成叔术归宿。“滥”,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国名,暗含双重隐喻。从字形观之,“水”“监”组合恰似青铜鉴盘,既象征叔术“以水为镜”的自省精神;从字义推敲,《广雅》释“滥”为“谦”,恰与《公羊传》“贤者子孙宜有地”的评述相契。元稹“两郡滥相知”之典,更赋予其“才不胜任”的谦逊意涵。

  公元前511年,叔术后裔黑肱携滥邑弃齐归鲁。春秋笔法在此展现微言大义:直书“黑肱”之名,既维护叔术“邾大夫”的身份认同,又暗合“贤者宜有国”的儒家史观。滥国,这个存续二百余年的袖珍邦国,最终以“叛归”的方式完成历史谢幕,却在儒家典籍中化作永恒的精神坐标——当青铜器的冷光渐褪,叔术让国的谦谦君子之道德光辉,仍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金色年华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一个羊倌的担当
叔术让国 君子之风
浅说“谀文”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寄人篱下的刘备?
滕州日报荆泉7叔术让国 君子之风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