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风清景明万物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徐彪
~~~ 孔祥炜
~~~ 陈晓辉
~~~ 李芸祖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好清明
陈晓辉

  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无疑是最美好的一个。《岁时百问》解释清明,寥寥数字,写尽了我们心底的向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洁明净,看似平淡,实际上是最难得的一种奢华境界。

  清明之前,虽然也已经是春天,但风雨无常,今天风和日丽,第二天就可能气温骤降,“春寒料峭”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舒服。所谓“倒春寒”,真的能让人怀疑一夜又倒回了冬天。只有到了清明,春天这个小姑娘才稳住了性子,不再用气温玩过山车,每天风朗气清花鸟争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至于古人对清明“三候”的解读,简直美妙得令人妒忌:“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从清明开始,田野里的桐树就开始开花,一树树粉紫的小喇叭,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是它们叫醒百花:春天这次是真的来了,快揉揉眼起来开花吧!

  二候“田鼠化为鹌”,田鼠怎么可能变成鹌鹑呢?中国人向来有一种诗意的不求甚解,他们相信萤火虫是草化的(《礼记·月令》:季春之月,腐草为萤),而有的虫子捕捉别的虫子是为了收养它做孩子(《诗经·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到了清明节,干脆就连阴暗的老鼠也会长出翅膀,变成了可爱的鹌鹑!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变成了鸽子,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由讨厌的老鼠变成了可爱的小鸟——真是一个奇妙的日子!

  三候“虹始见”,就是说阴霾的日子从此结束,风雨过后,天上开始能看到彩虹了!唉,我们有多少年没看到彩虹了?那么鲜明的七彩的长虹?城市化工业化的结果,是连彩虹也彻底从蓝天上消失了。我们只能在清明节关于三候的解释里,看到这个美丽的名字。古人踏青之时,假如一场风雨之后,有华丽的彩虹挂在天上,那么就算这风雨,也是诗意无比了!

  这么美好的时节,当然值得诗人写下无数的诗句来赞美。最著名就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被收录在小学生课本里,无数的中国孩子曾经用稚嫩的声音背诵过,无数的中国人在扫墓祭拜的时候用虔诚的心念起过。清明节的细雨纷纷,绿了多少中国的柳枝,润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清明节扫墓是重要的活动,古人真是聪明,找一个这么美好的时节出来祭奠祖先。带上吃的来到郊外,渴了一冬的眼睛看到的是久别的绿柳,呼吸到的是带着泥土味道的清新空气,拂过脸的是柔软的东风,这哪是扫墓,分明就是一次郊游。扫墓的悲凄气氛,被清明的美好一扫而光,只留下了无数的动人诗篇。

  美好的清明节,拉响了春天的繁弦急管。从此,桃花娇杏花闹,蔷薇笑牡丹豪,真正令人惊叹沉醉的春天,从“清洁而明净”的清明开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风清景明万物生
   第5版:风清景明万物生
   第6版:风清景明万物生
   第7版:风清景明万物生
   第8版:公益广告
在雨水与菊香中丈量永恒
清明祭(组诗)
美好清明
古诗词里看清明
滕州日报风清景明万物生7美好清明 2025-04-04 2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