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婚姻里的“看见”与“被看见”
丁蔷

  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女子笑着分享独属于她的幸福时刻:“每次吃饭都觉得自己命好,因为饭都是老公做的。”分享出来的容易被看见,藏在背后的不容易被看见。

  镜头里,女子只字不提自己的付出,但不代表她没付出。看她素颜朝天的脸庞写满劳动者的质朴,也许她正是那个在外奔波、扛起家庭经济重担的人。这份辛苦,或许早已被丈夫看见,所以他才愿意将灶台当作表达爱意的舞台,从最初“按自己口味做”到后来“专门为她加辣”,十五年的坚持,藏着对她不易的全部理解。

  也许有人同情过她,但女子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她不像别人那样在婚姻生活中,比较谁家的男人会赚钱,也没抱怨过自己的男人不会赚钱。因为在她眼里,丈夫用行动给予的,远比世俗标准更珍贵——她感恩丈夫在能力范围内所做的事;感恩丈夫为她所做的细微改变和坚持。而他也用日复一日的温柔,让她在每一餐饭里,都尝到被珍视的幸福。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平常烟火里,藏着相互的理解和绵长的牵挂。“看见”与“被看见”,成全了彼此的幸福。双向的懂得,让平凡日子开出了不平凡的幸福花朵。

  “看见”与“被看见”可以酿成婚姻的蜜糖,可现实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参透这个幸福密码——就像我的父亲,他用半生的婚姻悲剧,将视而不见的遗憾,熬成了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

  我的父亲择婚时只是看见母亲的漂亮,却没看见母亲做家务的能力弱;他看见自己在外的打拼辛苦,却看不见母亲为持家所做的努力;他轻视做家务的母亲,哪怕母亲对他端饭端水地服侍着。有次母亲强忍着胃疼,给晚归的他留了热饭热菜,却被父亲阴沉着一张脸抱怨:“你是咋做饭的,怎么连碗热汤都没有?”他看不见母亲强忍着难受、站在厨房时发白的脸色,只看见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

  童年的记忆里,母亲为自己的不幸挣扎反抗过,那些一地鸡毛硝烟四起的日子,那些母亲冒雨出走的日子,那些连年夜饭也冷清清的日子……我的泪水和着母亲的泪水,滔滔地流。

  婚姻中的琐碎,哪怕是简单的付出,其实也需要“被看见”,但它一直被父亲漠视着。父亲从未“看见”母亲真正想要的,不过是生病时一次笨拙的照顾,是柴米油盐里被重视的存在感,是一个家庭需要的和睦氛围。当指责伤害的次数过多,母亲眼里的光渐渐熄灭,心也起了厚厚的茧。最终,这段婚姻在无爱中,由争吵走向沉默的终结。

  父母破碎的婚姻让我懂得:婚姻里的“看见”,是双向奔赴,而非单向的自我眷恋。正如视频中的女子,因看见对方的努力与改变,才收获了“被看见”的幸福。幸福无关分工,而是漫长岁月里,即使日子粗粝,仍能在彼此的注视中,磨出温润的光,滋养着一个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话题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我和儿子互打分
藏在“谎言”里的母爱
婚姻里的“看见”与“被看见”
国“太”民安润善城
滕州日报荆泉7婚姻里的“看见”与“被看见” 2025-07-08 2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