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从善文化教育长廊的“善文化”熏陶到廉善读本的课堂研讨,从善行标准的量化考核到《为善三字歌》的韵律传唱,在姜屯中学校园里,每一位学子身上都刻上了“善”的烙印,到处都是“善”的引领,“真而善、善而美”的校风吹遍校园每个角落。
近年来,姜屯中学深入挖掘“善文化”,全力发展以“为善兴学”为理念的“善文化”教育品牌,以“日行一善,善形一生”为校训,积极打造育善环境文化,坚持赋楼房以善名、让墙壁说善话、标善念于校园,建设了善石花园、善印广场、善廊、“百体百善”书法墙、“上善若水”池等,为广大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善文化”氛围。积极构建学校善行标准,制订了“善行标准一百条”,编写《为善三字歌》与《廉善文化教育读本》,组织开展了“达善标,养善习”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鉴定等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善文化”的积极性。
为创建独具特色的“善文化”教育品牌,姜屯中学创新研发了“善文化”教育课程,把传统文化与“善文化”相结合,开展中华诗词吟诵教学实践等活动,“汉韵吟诵社”被评为枣庄市优秀社团,排演的话剧《吟诵经典·礼赞中华》《墨子·兼爱》获得枣庄市和滕州市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一等奖。坚持善研、善创,开设了陶泥篆刻、吟诵、田径、篮球、足球、书法、舞蹈、升旗课程、节会课程、食育课程等22个“社团+”课程,投资建设了传统文化大讲堂、舞韵社、国风堂、墨香社、尚礼馆等体验馆,推动“善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坚持“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开展文公台“寻访善源”研学等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善文化”的魅力。
同时,姜屯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善”管理模式,完善“和善”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优化“和善”管理机制,实施以分管校长为主体的全程级部负责制,以教学部主任为核心的年级负责制,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质量负责制,以教研组长为引领的学科质量负责制,以教师为核心的学科教学质量个人负责制,有效提升了教师为善教育的执行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善文化”教育的品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