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苏秦和张仪是一对好朋友,共同受教于名师鬼谷子的门下,又成了好同学。
苏秦出道较早,成功地得到了赵王的信任,被封为武安君,志得意满。而张仪的早期则较为普通,郁郁不得志,老是受不到别人的赏识。眼见老朋友这般春风得意,张仪忽然动起走捷径的念头来了,那就是投靠苏秦,让老同学给推荐推荐。于是,他风尘仆仆地来到苏秦的门外,报出姓名请求见面。
虽然老同学来了,可是,苏秦却并没有给他面子,只是让属下安排张仪住了下来,一连几天,都没有抽空来见他。好不容易才在一次外出时碰上了这位发达了的老朋友,可惜的是,苏秦却表现得很淡漠,更没有热情地款待他。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不但没有同坐,还安置他坐在最末的位子上,吃着仆役进食的粗饭。接着,苏秦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他说:“以你的才干,怎么会混到如此潦倒的地步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助你,你还是自己到别处去碰碰运气吧!”
远道而来的张仪,满以为老同学碰面之后,一定会受到热烈的欢迎,没想到竟然招来了如此的慢待和侮辱,于是,张仪怀着无比的愤怒离开了苏秦的住处,发誓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努力说服秦国来打击苏秦。
张仪走了之后,苏秦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钱接济他,支持他进行游说秦国君主的工作。当时,苏秦的一些门客感到很疑惑,就奇怪地问:“您既然把他拒绝走了,为什么还要帮助他呢?”苏秦叹了一口气,解释说:“以张仪的才干,应该还要在我之上,如果在我这里得到了过于舒适的照顾,那么,他就有可能因为安于现状而丧失了一颗奋斗之心。所以,我故意冷淡他,羞辱于他,是为了激发他的上进心,他不应该局促在我这个小天地里,他应该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的。”
宁肯自己被误解,也要扮作“黑脸”来激励老同学的斗志,这样的待友之道才是出于至诚,这样的人格才堪称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