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晗 报道
本报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不少人认为蔬菜的“边角料”不能食用,便随手扔掉,殊不知有些“边角料”还能做成美味的小菜。11月21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发现他们不仅把蔬菜的“边角料”变成了“创意菜”,更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莴苣爽脆可口是餐桌上的普通食材,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莴苣叶子,削皮时也会把叶子随手扔掉,其实莴苣叶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凉拌莴苣叶、清炒莴苣叶,或是调成馅包水饺。只要稍微花点心思,不起眼的‘边角料’也能成为美食。”家住大同天下罗纳香颂小区的居民谢秀说。
萝卜皮可腌制成泡菜、芹菜叶可榨成汁和面、萝卜缨可以烧汤、猪皮可熬制成皮冻、橘皮子和柚子皮可以泡水喝……随着勤俭节约的习惯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节约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将节约落到实处。家住金河湾小区60多岁的刘梅介绍,不少蔬菜的根可以腌制成小咸菜,供早餐食用;剔完肉的骨头可以熬制高汤;胡萝卜块、芹菜叶、地瓜叶榨汁可用于蔬菜馒头制作;弃之不用的新鲜葱叶,加入适当的食用油,用小火慢熬成葱油,可用于制作葱油拌面或烙饼等。
家住善南小区的居民王玉娇喜欢“囤菜”,看到价格实惠的白菜、萝卜、豆角便买回家。为了防止蔬菜长时间存放不新鲜或变质,她将囤的白菜腌制成辣白菜,萝卜切条晾晒成萝卜干,豆角晒成干豆角。“每当豆角便宜的时候,我就多买些,然后把豆角烫熟之后进行晾晒,晒好的干豆角方便储存。想吃的时候用五花肉来炖,味道别提有多好了。”王玉娇说。
食材加工环节是杜绝餐饮浪费的重要一环。一料多菜、一菜多味,让食材物尽其用,既营造了节俭氛围,也节约了原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