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日巡抚”只因贪
刘凯

  在清朝,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其职权、职级相当于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清代的山东出了一个“百日巡抚”——清代最短命的封疆大吏。他创下“短命巡抚”记录的主要原因就一个字:贪!

  这个“百日巡抚”名叫蒋洲(?—1757),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初为主事,后来官至山西布政使。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农历十月上旬,刚任山东巡抚不到百天的蒋洲,正在升堂办公时,突然接到圣旨:“著将蒋洲立刻革职拿办!”闻听此讯,蒋洲一时瘫软在地。蒋洲,乃是前内阁大学士蒋廷锡之子,乾隆时内阁大学士蒋溥之弟,一直为乾隆皇帝所宠爱,刚刚由从二品的山西巡抚升任正二品的山东巡抚。位高权重,炙手可热,在山东巡抚的位子屁股还没坐热的蒋洲因何惹得乾隆龙颜大怒,要将他“革职拿办”呢?

  原来数日前,乾隆接到山西新任巡抚塔永宁的奏折,举报蒋洲在山西任布政使和巡抚期间,侵占帑银(国库中的银子)两万余两。看罢奏折,乾隆大为震怒,连发两道谕旨,责令正在督修山东运河工程的刑部尚书刘统勋即刻彻查此案。乾隆在谕旨中讲道:据山西巡抚塔永宁奏,蒋洲于山西任内,侵用帑银二万余两,离任时,勒派全省属员弥补,并卖寿阳县木植赔补,“此事实出情理之外,为之骇然。”为此,“著刘统勋即传旨,将蒋洲革职拿问;带往山西,并塔永宁劾疏内提到杨文龙等人,一并严审定拟具奏,其任所字迹赀财,一并查明奏闻。”刘统勋接旨后,随即带领一干人马来到济南珍珠泉畔的巡抚大院,将山东巡抚蒋洲逮住,连夜解往山西。朝廷也迅即将两广总督鹤年调任山东署理巡抚。

  抓捕蒋洲后,尽管蒋洲百端诡辩、抵赖,但他纳贿、贪污国库银两的犯罪事实渐次廓清。最终,经刘统勋等人查实,蒋洲贪纵帑银两万余两,调离前,令冀宁道杨龙文、太原知府七赉札诸属吏弥补所贪占的银两。同时,从该案还牵出了从巡抚、按察使、监司、知府、州县官员侵吞帑银的窝案。

  十一月初五,乾隆下谕,宣布了对蒋洲一案的处理决定:蒋洲任至巡抚、布政使,却不思洁己奉公,乃恣意侵吞亏空帑银钜万,又复勒派通省属员,以为弥补之计,“其贪黩狼藉,玷辱家门,实出情理之外。”杨龙文身为监司,曲意逢迎上司,侵帑勒派,不法已极,其情罪实无可宽宥。“蒋洲、杨龙文俱依拟即行正法,以昭炯戒。”同案犯太原知府较杨龙文罪稍轻,拟绞监候,秋后处决。拖穆齐图与蒋洲结纳关通,收受银物,“甚属贪汙无耻”,革职拿解京城治罪。

  蒋洲案从案发到案结,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足见乾隆对处理贪腐案件的雷厉风行。此案本系追查蒋洲勒派属员银两,弥补亏空,却不料一下子牵出了从巡抚、按察使,到监司、知府,以及州县官员侵吞帑银的“窝案”。吏治之坏、贪风之盛,难怪乾隆要勃然大怒:“山西一省,巡抚藩臬朋比为奸,毫无顾忌,吏治之坏,至于此极,朕将何以信人,何以用人……若不大加惩创,国法安在!朕为愧愤!”

  两天后,蒋洲被绑赴法场,成了刀下鬼,落得个身败名裂、家产荡然的可耻下场,成了山东历史上“最短命”的巡抚之一。后人诗评此事曰:

  刚任巡抚一百天,贪腐案发下牢监。

  为人莫做亏心事,瞒了别人难瞒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话题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百日巡抚”只因贪
有意思的白话圣旨
年号是历史的书签
欲得尊重 先要自重
没有机会做忠臣
滕州日报荆泉7“百日巡抚”只因贪 2023-06-29 2 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