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字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象形解释,看其像手握棍棒的人,双腿叉开,顶天立地。一种是会意解释,表示手举斧头的人们,正在进行着伐木作业。但不管是哪一种解释,都表明父亲从古代就是一个具有权力却又身体力行的人。
当然,从甲骨文“父”字的创造中亦可想象到,古代父亲角色于部落中的重要性。手握棍棒的理解虽有着权力的象征,但也有着抵御外敌展现智谋的意义,这里便可知父亲在家族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手举斧头,可能是在森林里伐木,抑或屠宰牲畜来满足部落种族的生活所需,这都是对父亲含义的说明。
古人创造“父”字,经久流传至今,虽然它在形态上有所变化,但父亲这个角色却始终未变。我们尝试回忆自己年幼时牙牙学语的场景,待口中发出那个稚嫩的“父”字,或许还记得眼前那双激动的眼眸,他正敞开双臂温柔以抱。我们在他的呵护和教育下茁壮成长,而那“父”字里手握棍棒的部分,变成了父亲手中的戒尺,他教育我们,传授我们智慧,教导我们为人处世之道。
“父”手举斧头,就像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的父亲,他心怀家人,为了家庭的幸福不辞劳苦,而那斧头是打拼的利器,更是肩上的一份责任。有了父亲的付出,我们得以衣食无忧,有了日常开销,还有了一个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家。父亲不像母亲,会常伴我们左右,但他对这个家的努力就像一份深沉的爱,以至于我们执笔书写“父”字时都有所感悟,这种感觉是来自于心底的,它就像一股温润的泉水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为人子时有父,待为人父时方知“父”字的深意,眼看着爱的结晶,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那敞开的臂膀何不像当年一样?自愿倾尽所有亦要给予孩子所有的幸福,这大概就是“父”字的意义,是带在基因里的。而时下的感觉,自是多年前父亲抱起我们一般,那开心的眸子里闪烁着亮光,是希望的点燃,是血脉的传承,是生命的延续,同时也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父”字饱含着亲情,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亦是社会上最为负重的一群人,他们伴着家人,是家庭里的顶梁柱,更是社会前行的中坚力量。从古至今,由于男性占有相对多的社会认可和资源,而“父”字不仅包括着人伦中的成就,更是一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就像一群开拓者,在社会这片汪洋中乘风破浪,用行动创造着人生,有成就,更有着日日夜夜的艰辛付出。
从广义上来讲,“父”有着德高望重的权威,更有着伟岸的身形,比如古代皇家和臣家们口中的“皇父”,抑或行业方面的称呼,如“师父”等,他们遍布各行各业之中,是高高在上的统领者,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日以继夜,为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从狭义上来讲,是血脉相连者,如“父亲”“叔父”“舅父”等,甚至无血缘的尊称,如“养父”。
“父”字易写却不易做,易读却难为之,不管是从字面上,还是从生活的实际中,我们都能够看在眼里,记于心中。父亲也曾是孩子,我们也会成为父亲,就像那简简单单的“父”字一样,从古至今,从小到大,从家庭到社会,是责任在肩,是血脉相承,是点滴融入了的平凡生活,唯有以孝还之,才是对“父”字呼之于口,书之于手的最好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