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说物有千种,人分九等。尽管在鲁班之前,生活中就有了茶叶,但在北方几乎仅限于达官贵人们享用,难入寻常百姓家。关于茶的由来,一说是“神农尝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二是“鲁班品百叶,是叶皆可入茶,药茶合一”。
一年秋天,投师鲁班在灵泉山打石磨的工匠们,忽发病症,憋闷气喘,高烧不退,郎中诊脉说是“大家瘟”。服药久不见效。鲁班急得干搓手念叨:这一条条三扁担打不倒的汉子,怎么说瘟倒就瘟倒了呢……
这天一大早,鲁班起来给弟子们劈柴烧水,忽然一股秋风刮来一片片桑叶,飘飘悠悠正好落在锅里,好像一群蝴蝶随滚水上下翻飞。鲁班刚想摸笊篱去捞,满锅开水眨眼变成了晶莹莹的绿汤;转眼又变成了金灿灿的黄汤。
鲁班闻了闻,这汤水有股清香;尝了口,味道醇厚有回甘。喝着还不错,但不知道喝下去会不会有什么不好。正犹豫间,一个渴了的徒弟迫不及待地舀了碗水喝下去,谁想一会儿就感觉头上凉津津的,竟退烧了!
桑树,浑身是宝:桑葚,香甜可口,化食补虚;桑叶,养蚕吐丝,织成绸缎;桑皮,柔韧耐力,纺线结绳。乡亲们听说鲁班采桑煮茶,驱热解毒,治愈了弟子们的秋瘟,纷纷跑上山来,千恩万谢鲁班师傅爱徒如子的大恩大德。
从比,每年九九重阳,秋高气爽,万山红遍的日子,鲁班就带领弟子,满山采集霜打的桑叶,用削尖的桑条,串成一串一串挂在工棚门旁晾晒,随时作为驱瘟除疫的偏方,至今千佛山下的鲁班茶坊,还在饮用着这班门独有的桑茶。
班门有了专茶,师傅借机立了三条新规,凡入户为主家上梁盖屋、打井安磨者,一不准接受主家的烟茶招待;二不准超过行价收费;三不准进入家厕方便。班门师徒所到之处,百姓有口皆碑:做人讲究,做活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