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唐宝民
~~~ 阎泽川
~~~ 妙如
~~~ 魏京珍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发百中的“投其所好”
唐宝民

  徐铉是南唐翰林学士、吏部尚书,他做吏部尚书的时候,负责为朝廷选拔人才,于是,有些没什么才能的平庸之辈便想用金钱贿赂他、以求得他的关照。可徐铉这个人不贪财,对上门送礼的人一概打发走,那些送礼的人便没有办法可想了。可是啊,这些人慢慢地发现了徐铉的一个爱好,什么爱好呢?就是喜欢听鬼故事。于是呢,这些有求于他的人便投其所好,搜集了一些离奇的鬼故事找机会讲给徐铉听,徐铉听完后非常满意,讲故事的人就顺便提出想得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位,正在兴头上的徐铉便立即应承道:“没问题!以后多给我讲点鬼故事!”

  于庆是北宋时代开封的一个无业游民,由于不喜欢劳动,又没什么手艺,所以日子过得很凄惶。在他的邻居中,有一个落第的老儒生,曾经在衙门里帮过忙,见多识广,于庆便很信任他,没事的时候常找他聊天。有一天,于庆向老儒生请教摆脱贫困的办法,老儒生说:“我有个亲属在枢密使丁谓丁大人府上做事,听说丁谓府上想要招仆人,如果你能进入丁府,怎会再为吃穿发愁?”于庆说:“你说得没错,可是,丁府岂是说进就能进的?”老儒生说:“我可以让我的亲属帮你引荐一下;但你必须把姓名改了,否则我不敢保证丁大人能留用你。”“那怎么改呢?”于庆问。老儒生说:“把于姓改成丁姓,把名字改成‘宜禄’即可。”于庆满口答应,于是,老儒生就写了封信给他在丁府当差的亲属,让于庆拿着去找他。于庆找到老儒生的亲属后,老儒生的亲属就把他带到丁谓面前,说这是来应聘仆人的。丁谓随便问了几句,又问于庆的姓名,于庆说:“小人叫丁宜禄。”哪知丁谓听罢,眼睛忽然一亮,面露欣喜之色,连声说好,很痛快地就把于庆留下了。其他仆人不理解丁谓为什么对这个“丁宜禄”这么感兴趣,丁谓也不解释,只是说:“我得到这个人,肯定要当宰相了!”没想到过了半年多,丁谓果然当上了宰相,他喜不自禁,认为是丁宜禄(于庆)给他带来的好运,就对于庆百般关照,很快把于庆提拔成了主管。于庆成了丁谓身边的红人,即使是朝廷大臣、地方大员想要接近丁谓,也得通过于庆帮忙,自然要给于庆不菲的好处,于庆因此很快就发达了,不过一年,就积累了十万钱的家产。于庆没有忘记老儒生的恩情,替老儒生在丁谓面前说了好话,在丁谓的安排下,老儒生成了一个大郡的教授,也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但于庆一直不明白老儒生当初让他把姓名改成“丁宜禄”的用意,直到多年以后,他问起时,老儒才顺手拿起南朝沈约所著的《宋书》,对于庆说:“我曾在衙门里做过事,所以对丁谓这个人有所耳闻,听说他特别迷信吉凶的征兆,又听那个在他府里做事的亲属说,丁谓一直想当宰相,常常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来推测自己是否能当上宰相;而且,听说丁谓特别喜欢沈约的《宋书》,经常放在床头翻阅,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宋书》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宰相苍头呼为宜禄’,大意是说:宰相的仆人叫做宜禄。我料定丁谓一定特别在意这句话,就让你把姓名改成‘丁宜禄’,对于迷信吉凶又特别想当宰相的丁谓来说,看到有叫‘丁宜禄’的人来给自己当仆人,自然会认为是天大的吉兆,认为这是预示自己即将当上宰相,所以会留用并重用你……”于庆听罢,这才恍然大悟,对老儒生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前些日子看了一则新闻报道:某地一个煤老板,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先后用行贿方式将七任安监局长拉下马。东窗事发后,这位煤老板也因行贿罪身陷囹圄,记者采访时问他:怎么能搞定这么多任官员?他回答说:没什么窍门,就是投其所好,先打听出他有什么爱好,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贿赂他,没有搞不定的。那些有求于徐铉的人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抓住了徐铉“喜欢听鬼故事”这一爱好;同样,老儒生的策划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抓住了丁谓“迷信吉凶”的特点,投其所好地为于庆改了名字、使于庆被留用并成为丁谓的红人……人一旦有权有势了,想利用他的人,就会千方百计研究他、从他身上寻找突破口,然后投其所好、让他手中的公权力变相为自己服务。“就怕当官的没爱好”,只要当官的有爱好,就什么事都能办得到。作为手握实权的官员,有点爱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防止自己的爱好被有求于自己的人利用,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7
荆泉
百发百中的“投其所好”
张弘范免租税
李渔的寒岁暖招
事实胜于雄辩
滕州日报荆泉7百发百中的“投其所好” 2025-01-04 2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