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唐宝民
~~~ 阎泽川
~~~ 妙如
~~~ 魏京珍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渔的寒岁暖招
妙如

  在寒风凛冽的古代冬季,保暖堪称一大难题。然而,清代文人李渔,却凭借非凡的巧思和高雅的生活意趣,巧妙打造出一系列独特的取暖妙招,让漫漫严冬也充满了温馨与惬意。

  李渔的取暖智慧,首先体现在对居住空间的匠心独运上。于《闲情偶寄》中,他详述了自己的“暖房妙构”:将房间墙壁设计为空心夹墙,仿若隐匿的暖巷,“墙壁之中,另设夹墙,中空如巷,轮转其中,以为暖气之道。”夹墙底部的炉灶炭火熊熊,热气袅袅升腾,顺着夹墙徐徐蔓延,仿若无形的暖手,轻柔地抚摸房间的每一寸角落,巧妙化解了明火于室内的安全之忧,让温暖均匀满溢。房间中央,精致小火炉端然静立,“于室内置一几,几上设炉,炉以香饼为炭,使满室皆香,且不致火焰熏人。”特制香饼悠悠燃烧,芬芳四溢,暖意与香气交织缠绵,将温馨舒适的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

  于衣物保暖之法,李渔亦见解独到。他对柔软丰厚的毛皮青睐有加,直言“冬月着皮服,以狐貉之毛为上,羊绒次之。”狐貉皮毛细密紧实,简直就是天然的暖盾,能将凛冽寒风悄然挡于身外。且他深谙着装之道,“衣之制,宜宽不宜紧,紧则血脉不畅,宽则暖气易行。”宽松的冬衣款式,为血液循环开辟了顺畅的通道,让温暖得以在体内自由流淌。“内实以棉,外覆以绸,表里俱温,可御严寒。”棉花与丝绸亲密相拥,层层叠叠的温暖,将寒冷紧紧锁在身外。

  美食亦成为李渔冬日取暖的得力助手。寒冬腊月,温热滋补的佳肴备受其钟爱,“冬月饮食,宜以羊肉、狗肉、鹿肉等为上,配以葱姜蒜等辛辣之物,可驱寒暖身。”他亲自操刀,精心烹制羊肉火锅,鲜嫩羊肉薄片在滚烫汤锅中欢快跳跃,瞬间熟透,蘸上秘制酱料,入口鲜嫩多汁,暖意从舌尖瞬间蔓延至全身,“羊肉入锅,转瞬即熟,入口鲜嫩,暖彻脾胃。”此外,他还亲手酿就米酒,“冬酿米酒,味醇而性暖,饮之可活血散寒。”寒夜漫漫,一杯米酒下肚,体内燃起一团暖火,可从内而外驱散周身寒气。

  李渔精心打造的“暖椅”,更是精妙绝伦,堪称其取暖智慧的巅峰之作。“椅之制,后有靠背,两旁有夹,夹之中置炭炉。”这张长椅,较太师椅更为宽敞,可将全身温柔包裹。椅下连火柜,屉斗内置炭盆,靠背与扶手皆为空心,热量得以自由穿梭。两旁活动木架灵动旋转,搁上案板,便成了便利的书桌。扶手上精心镂出的一方天地,嵌入薄端砚,椅身的温热使砚台中的墨不因低温而冻结,方便李渔随时挥毫泼墨。据《闲情偶寄》记载,这种暖椅每日仅需四块炭火,晨午各添两块,坐者便能整日沉浸在温暖的怀抱中。更妙的是,椅下加二根横杆,上覆顶,瞬间又可变身华丽暖轿。李渔得意宣称:“是身也,事也,床也,案也,轿也,炉也,薰笼也。”暖椅集七用于一身,李渔常悠坐其中,或手不释卷、静品香茗,或携一身温暖,走亲访友,畅叙幽情。

  这些取暖神器,抵御严寒的同时,也反映出李渔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热爱。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将冬日生活雕琢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周末
   第7版:荆泉
7
荆泉
百发百中的“投其所好”
张弘范免租税
李渔的寒岁暖招
事实胜于雄辩
滕州日报荆泉7李渔的寒岁暖招 2025-01-04 2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