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孩子就得“顺毛捋”
苏永红

  “快点过来,跟我道歉!你这小不点儿,翅膀还没长硬就想飞了?存心气我是吧!”“我就不过去,哼!妈妈不讲道理,总是欺负我,我才不道歉呢!”

  昨晚,一场激烈的“母女大战”就此拉开帷幕。我自觉有理,摆出一副家长权威的样子;女儿呢,满脸不服气,像只倔强的小牛犊。我们隔着一张桌子,互相瞪视,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就在这“战火”一触即发之际,丈夫这个旁观者,赶忙把女儿哄进了卧室。这场“战争”以我的暂时“胜利”告终,可我还在不停地向丈夫抱怨,都怪他把女儿惯坏了,现在这孩子怎么这么爱顶嘴。丈夫却笑着提醒我,让我多找找自身原因,别“抓不住重点,迁怒他人”。哼,这父女俩,简直就是联手来气我的!

  生气归生气,但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可不能马虎。女儿毕竟是自己的心头肉,等我冷静下来,还是想着给她做点有营养的东西。听隔壁邻居说,最近正是鳜鱼上市的时候,这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于是,我赶忙去市场,精心挑选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鳜鱼,打算给女儿做她最爱吃的红烧鳜鱼。

  可当我准备清理这条鱼时,难题就来了。鳜鱼的模样很是特别,身体扁扁的,像个菱形,青黄色或橄榄褐色的身子上,布满了不规则的黑斑,就像穿着一身迷彩服。它的嘴巴大大的,下颌还有些突出,最让我头疼的,是它背鳍上那一排尖锐的刺,这些刺不仅是它防御外敌的武器,也是它独特的标志。

  我一开始想着,左手抓紧鱼,右手拿着刮鳞工具,从鱼尾开始逆着刮鳞片,这样应该能快点清理干净。可没想到,刚刮到一半,它背鳍上突然竖起的尖刺,猛地扎进了我的手指。一瞬间,剧痛袭来,我忍不住尖叫出声,扔下工具,紧紧捏住受伤的手指。

  丈夫听到声音,急忙跑过来,放下手中的事情,帮我清洗伤口,还一边念叨着:“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拿这种鱼的时候,一定要顺着它的身体,小心被鱼鳍扎到。这种食肉的淡水鱼,鱼鳍都特别锋利。”我忍着疼解释:“我想逆着刮鳞能快一点,就没注意鱼鳍。”

  丈夫接着说:“你的方法也没错,逆着刮鳞确实容易些,但你忽略了这些锋利的鱼鳍,能不被扎吗?你得先把它竖起来的鱼鳍捋平,再动手,这不就简单多了?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得‘顺毛捋’,懂了吗?”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清理鳜鱼和教育孩子,还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正是充满朝气、个性十足的时候,就像这条浑身是刺的鳜鱼。在教育她学习的问题上,我总是仗着自己是大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她就得事事听我的。就像清理鳜鱼时,我只想着自己的方法,却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结果呢,不仅没达到目的,还被女儿的“倔强”给伤到了。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的独断专行深深自责。

  吃饭的时候,我放下家长的架子,真诚地向女儿做了“自我批评”。没想到,女儿也收起了她的“小脾气”,温柔地向我道歉,还乖巧地说以后再也不惹我生气了。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有了争吵的硝烟,每天晚上都是一片温馨和谐、欢乐幸福的景象。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独断专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方法不对,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会伤害到彼此的感情。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用“顺毛捋”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而不是像我之前那样,不问原由就一顿训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与理解中健康成长。所以说,教育孩子,真的得学会“顺毛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健康养生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教育孩子就得“顺毛捋”
谢谢你做我的女儿
你若笑了,便是孝了
最后一道糖醋肋排
滕州日报荆泉7教育孩子就得“顺毛捋” 2025-03-04 2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