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城区主干道善国路与荆河路交叉路口,属于准城市中心,实验小学、奎文市场、滕州饭店、京泰购物中心、三联家电等人员密集单位、场所位于周围,日常人流车流特大,属于常拥堵地段。
2013年,市政府为了缓解该位置交通压力,保证市民、学生出行安全,决定在此位置建设一座交通与景观一体的环形立交桥。
竞标的艰难
如此重要的地标工程,招标信息一经公布就引来多家实力单位的竞争,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总部就位于该路口西侧50米路北,家门口的重点工程,当然要拿下来。集团领导、员工统一思想,确定了“以最低利润、最高质量、最小的交通影响,举全公司之力为滕州人民建一座精品工程”竞标策略。目标确定,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竞标战争拉开了序幕。
抱着必胜的信心,集团成立了“环形天桥工程投标小组”,总经理亲自担任组长,副组长由集团最有桥梁施工经验的一级建造师和集团总工程师担任,组员包括造价、技术、材料等均是从集团抽调的骨干人员,并明确为了便于后续施工顺利进行,投标小组成员除组长外中标后即转为施工项目部成员。
因目标清晰、策略正确、投标小组实力强,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集团最终在十多家竞标单位中一举夺魁。
施工的难点
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人流车流量大,善国路为双向六车道、荆河路为双向四车道的老旧道路,除东北角滕州饭店门口位置稍微宽阔一点外,其它三处转角两侧都是门市房,与主路边缘的距离不到五米,如此狭小的施工场地,如何保证在不完全封闭行人交通的情况下,桩基施工及钢箱梁的吊装作业安全,成为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集团借助市交警一支队在院内办公的优势,邀请交警部门的同志共同参与疏导路线的规划、方案的制定、宣传、标识的安装等工作,方案取得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市民的支持。为了减少项目部的工作压力,施工现场的维护及交通疏导、后勤保障工作由集团行政办公室直接负责,机关全体人员排班执勤疏导交通,疏导方案要求重要的施工节点,四个路口八个点位24小时有人值守,吃饭时间必须轮换,遇到骑车带小孩的行人或老人走疏散通道不方便的情况,值班人员要及时过去帮助并给予解释、表示歉意,仅此项工作集团机关40多人在未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坚持值班,关键工序如钢箱梁进场至吊装完成期间,连续一周时间不停歇,不仅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还做到了交通疏散工作零投诉和零事故,取得各方的好评。
该工程施工的另一个难点是钢箱梁的吊装工作。环形钢箱梁是一个直径46米大圆,重2500吨,圆弧形设计增加了吊装难度,虽然选择在工厂分四段制作,可现场吊装时仍需要一次性安装四台400吨以上的大型吊车,吊点如何选择?老旧道路对作业吊机的承载力够不够等问题,都是对这次吊装的严峻考验。为了制定合理安全的吊装方案,集团技术人员联合专业分包单位及有吊装经验的师傅一起多次实地调查现场的地下资料、测量周围建筑物,结合理论计算和电脑模拟演练,博采众长编制成专项吊装方案,并按程序通过审批、专家论证工作,然后组织现场技术、管理、班组长、主要作业人员进行学习、交底,吊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落实,最终一次性顺利地完成了滕州市第一座环形钢箱梁的吊装工作。
时间虽然过去了十多年,我单位参建人员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吊装的情景:当钢箱梁捆绑牢固,起吊命令下达时,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当箱梁吊装到位、平稳落到支架时,大家的心才逐渐平稳下来,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同志们相互握手祝贺,现场的领导、工人等许多身经百战的老同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成为地标工程
建设后的环形天桥,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也因新颖的外观设计,成为滕州人心中地标工程、滕州一景,尤其是晚上亮化灯开启时,交替变换的色彩如同一个熠熠生辉、来自外星球的飞碟,通往桥面的步梯与环形桥体的灯带自八个方向交织在一起,与两旁的路灯、行走的车灯、周围建筑的灯光彼此映衬、浑然一体,无论是站在桥上看远处,还是从远处看天桥,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从高处俯瞰,霓虹闪烁间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彰显着滕州繁华城市的气派,引得不少市民来此观景打卡。
后续
环形天桥的建设,开启了滕州市新型城市建设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征程,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整个城市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滕州市先后荣获“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市”“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全国卫生城市和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提高了滕州人民的幸福指数。
滕州建工集团因成功施工环形天桥,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建设业绩,为集团在市政工程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集团又成功参建了滕州市第一座斜拉索桥,施工了北辛路升级改造工程、滕州市四好农村路等工程,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滕州人喜欢环形天桥,滕州建工人因是建设者,喜爱更是多出几分,也因此常见:他们在捡拾天桥上遗落的垃圾、在制止试图攀爬护栏的顽皮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