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的“做饭搭子”——婆婆拎着一袋嫩绿的韭菜,拿着洗菜盆,照例来到阳台前,打开手机上的音乐,边听边开始了择菜进行曲。
婆婆当我的“做饭搭子”已4年有余。想起我刚退休那会儿,一手揽过了婆婆的做饭活。我每天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本想减轻婆婆的家务负担,不成想,一向身体强健的婆婆却患上了说不出来的毛病。一会儿腰疼,一会儿头疼,带她去医院检查后也没查出什么毛病,医生建议让她多做些事打打岔,这些小毛小病就会没有了。于是,我让婆婆“官复原职”,和我一起做饭,果不其然,一段时间以后,她的那些毛病就消失了。
每天,我和婆婆一起讨论第二天的菜谱,我按照菜谱上列的清单把菜买回来,婆婆吃过早饭后,就开始择菜、洗菜。有些食材婆婆以前没有接触过,不知怎么弄,或者是有些菜怎么择更迅速方便,我就边弄边讲给她听。如怎么把鲍鱼的肉和壳分开;去除韭菜苔上的苔不用一根一根地掐去,而是把韭菜按着有苔的那端码齐,然后刀起苔落,既省力又不耗时;又如,她剥蒜头时手指剥得生疼,我就教她用刀从蒜头中间切开,这样就好剥多了等等。婆婆说:“我择了一辈子的菜,还真没想到有这些好方法,今天下午我们姐妹们聚会时我就教教她们。”“妈,您还真不保守,传授这些秘诀得收钱哟!”我打趣道。
每次,我炒菜时,婆婆就在旁边接接拿拿。婆婆的眼力见真好,我何时放葱放姜、何时放豆瓣酱、何时要倒水焖烧,婆婆总会及时递给我,俨然是手术室里一个合格的手术助手。记得有次烧红烧肉,我炒好后放水焖烧,就跟婆婆说,我这会儿有空看锅,您去休息一下。婆婆就去看电视了。我在看锅的时候,接到了一个邮件,便去书房打开电脑处理工作上的事,把煤气灶上还在烧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幸好,婆婆去灶台边看了一下,否则,一锅肉就被烧成焦炭了。
有时,我俩一起做菜,也会出现翻车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我炒菜时都是菜快熟时放盐,婆婆也知道我这个习惯。有一次,炖老母鸡,我煸炒时一滴油溅到了手上,我赶紧朝锅里放了些盐,然后去用冷水冲手。婆婆看锅,鸡汤炖好后,婆婆往鸡汤里撒了盐,然后尝鸡汤的咸度。只听见婆婆大声喊:“不得了,这鸡汤把心都腌咸了!”我一听,才想起没告诉婆婆鸡汤里已经放了盐,只见,婆婆脸上的皱纹被咸齁得如同一把折叠的扇子。
和婆婆搭档做菜的日子,我学到了婆婆的许多拿手菜,如香软入味的红烧肉圆、润滑鲜美的烩三鲜、糯而清香的荷叶粉蒸肉;婆婆也跟着学做了许多低脂花式菜,如脆嫩可口的色拉时蔬、酥中夹软的果仁菠菜、鲜香软嫩的虾仁滑蛋等等。如今,家人共进午餐时,往往分不清哪样菜是婆婆做的,哪个菜是我做的,婆婆自豪地说:“没想到,我活到八十几,还会做这么多时尚菜,这做菜比吃菜还香呢!”
我家先生听了后,舀起一勺虾仁滑蛋到婆婆碗里,说:“妈,人家是吃鱼没有取鱼乐,你这是吃菜没有做菜乐啊!”
在婆婆向晚的路上,有我这么一个“做饭搭子”,也真是我们的福气,人间烟火气,就这么氤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