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上表》中见风骨

  文学家韩愈曾经写过一篇《谏迎佛骨表》,对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的荒唐做法进行批评和劝阻,表现出了难得的勇气和可贵的担当精神。也正是因为写这篇文章触怒了皇帝,皇帝一气之下将他贬为潮州刺史。那时的潮州,是个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韩愈到了潮州以后,面对现实的困境、回想起繁华都市里的生活,便懊悔自己当初的冲动。按照那时的惯例,官员被贬到地方后,还要给皇上写一篇《谢上表》,韩愈也写了一篇,在表中,他这样写道:“下臣当时所作的谏表,也没有比别人更出格的言语,至于论到陛下的功德,用《诗经》《尚书》相比拟,当时写的诗,置于神圣的郊坛神庙之前,即使是让古人复活,下臣也不敢承认逊色。而如今身负重罪,使自己困在海岛之中,内心的苦痛可为齐天,死在这里也不能瞑目。但愿天地父母,惜我怜我。”可想而知,韩愈是想求得皇上的同情,使自己能早日被召还京城。但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他说了一些溜须拍马的话,说皇上的功绩编在《诗经》《尚书》中也毫无愧色;还有更露骨的:“功劳可在封泰山时刻石铭记,可在白玉的牍碟上镂刻铭记,东巡时奏明此功,向天地表明成就……”全是一些献媚吹捧之词!与先前那个风骨嶙峋的韩愈判若两人。

  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曾被贬为地方官,先是被贬到黄州,后来又被贬到汝州。到汝州后,他也写了一篇《谢上表》,他在表中这样写道:“谨读朝廷的训示,其中有‘人才难得,不忍毁掉’的句子,下臣过去在常州任职时,有几亩田地可以供我养家糊口,今请求陛下允许下臣居住在常州待罪。并念下臣任徐州知州时守护河流以及捕获妖贼的功绩,或者可以功过相抵,允许下臣的请求。”苏轼在这篇谢表中,目的也是请求皇上开恩于自己、让自己在常州居住,但没有一句对皇上的谄媚之词,令人肃然起敬。

  两篇《谢上表》,却显示出了不同的风骨:韩愈为了能使自己回到京城,对皇上极尽吹捧之能事,媚态毕现、令人作呕;而苏轼却展现了一副嶙峋的风骨,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诚如史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所评价的那样:“这两篇谢表都是向君王请求赦命,但是感情大不相同。苏轼所述的往事,句句为实,况且所希望的不过是改派到另一个地方,全表没有使用一个谄媚的词,实在令人佩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善国清风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杭州“市长”范仲淹的“荒政三策”
“大器晚成”中的“器”
不侫之侫
《谢上表》中见风骨
滕州日报荆泉7《谢上表》中见风骨 2023-08-11 2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