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王贞虎
~~~ 唐宝民
~~~ 阎泽川
~~~ 陈国凡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学生也有寒暑假
陈国凡

  已是学期期末,大中小幼各级学校都快放寒假了,从腊月下旬到正月十五光景,大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古代学生也有寒暑假,当然跟现在不太一样。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假期亦跟农时密切相关,比如五月放假叫“田假”。“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四月底五月初,正是大麦成熟时,紧接着还得赶种粳稻,忙得像“双抢”。这时给学生放假为的是回家帮家人劳动,从事田间劳作,故曰“田假”。田假大约一个月,其实是劳动假。

  寒假则是“授衣假”。每年农历九月,天气转凉,自然该回家添置御寒过冬的衣服了,大约也是一个月。因为古代交通不便,花在路上的时间可不少。汉代比较人性化,花在路上的时间不计在内,离家较远的学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延长假期。科举时代考勤管理比较严格,如唐朝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校,凡逾期未返校者,有可能被开除学籍;而且似乎假期也缩水了:《唐六典》载,“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分为两番,各十五日。”

  当然,历朝历代有所不同。

  记录清朝北京风俗的著作《燕京岁时记》说:“每至十二月,余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官府大印一封,意味着官府停止办公,开始放假。学生放假类同。古代学校有官学、私学之分,类似于现在的公办、民办学校。官方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的放假制度更规范严格一些,私学则随意得多。《燕京岁时记》载:“儿童之读书者,於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放年学,当是寒假之一种。清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载:“放年学,私塾封印放学,至明年开印上学,专馆则除夕、上元各放数日而已。”社会私塾放寒假时间长些,而家庭私塾(专馆)不放年学,只在除夕和元宵节放假,说明东家很重视家教,孩童当少玩多学习才是。《红楼梦》中贾府学堂也放年学,第20回中:“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正月放寒假,比较空闲,大家忙过年,还可以玩猜谜语、下围棋等诸多游戏。

  “授衣假”过后,学校开学,大约在冬季。冬闲时光,鲜有农活,学生自然也该返校读书了。陆游有“儿童冬学闹比邻”的诗句,还特意做了注解: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冬学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为三个月左右。明朝的冬学从前一年的腊月开始,到本年的三月结束。这样,春耕开始,学生大体可以在家参加劳动的。看来,古代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很重视,抓得很紧,于今,很有借鉴意义。

  晚清西学东渐日盛,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纷纷创办,西方教育模式传入中国,极大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明确规定: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从正月二十日开学,至小暑散学;第二学期于立秋后六日开学,至农历十二月十五日散学。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方规定寒暑假制度,莘莘学子从此开始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寒暑假,延续发展至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歧路亡羊
史家的“隐笔”
唐顺宗罢宫市
古代学生也有寒暑假
滕州日报荆泉7古代学生也有寒暑假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